关于呼吁尽快恢复南洞庭湖区内湖原有蓄水和排灌功能,确保农民正常耕种的建议
据调查,南洞庭湖沿岸乡镇存在大量的“毁湖造塘”、“围湖造田”现象,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不仅破坏了南洞庭湖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耕种,影响了农民兄弟的增收。由于湖面被瓜分成了鱼塘或水稻田,内湖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蓄水和排灌功能,水稻田一旦遭遇水灾或干旱,农民就要减产减收,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老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资阳区茈湖口镇的王家湖、张家塞镇注兰湖、南县三仙湖镇西北向的调蓄湖、沅江原白沙乡的蒿竹湖等等,都大量存在这种现象,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
那么,这种现象到底给当地老百姓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呢?就资阳区茈湖口镇的王家湖的情况来说,2016、2017年,几十年一遇的雨水在资阳区茈湖口镇持续发威,由于蓄水大湖--王家湖早已被毁,雨水全部集聚在周围农田,茈湖口镇的桃林电排要承担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排灌任务,根本无法对王家湖周围农田的积水进行排积,导致王家湖周围一带农民超千亩面积的农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由于没有了蓄水湖,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成了摆设,在水灾时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老百姓苦不堪言!
历史上茈湖口镇的张公湖、王家湖、卢家塘(下称二湖一塘)的近五百亩水面担负了周围的桃林村、泽群村、东风村、马王村、利民村、三益村的全部或部分农田的排灌功能,天气干旱时能够从湖塘中抽水灌溉农田,发生水灾时能够发挥其蓄水功能,能够确保农田不被淹,农民年年好收成。1978-1982年间,两湖一塘中最大的湖---张公湖被瓜分成若干个小鱼塘,旱灾时,周围农田需要灌溉,养鱼塘也需要保持水量,渔民不肯对周围农田进行排灌,使大量的农田遭遇旱灾。水灾时,农田需要对外排水,养鱼塘怕被淹,也需要向农田排水,致使大片农田被淹,老百姓损失惨重!
没有了张公湖,二湖一塘原有的功能只能靠王家湖、卢家塘来勉强维持,在城镇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卢家塘早已经被茈湖口镇建设工程填埋了大部分的水面,目前剩下的小部分水面也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彻底消失的可能,卢家塘其实早就丧失了原有蓄水功能。
更可怕的是,在2006年,老百姓的救命湖,几年前唯一幸存的王家湖也被彻底毁掉,几个月内把一个几百亩的大湖围成了大小不一、杂草丛生的各类鱼塘,用于种菜、养鱼、栽莲或闲置,近千亩农田真正只能靠天吃饭了,尽管桃林电排目前还有一些水利设施,有时候能发挥一定的功能,但是由于二湖一塘周围大部分的沟渠泥土淤积多年、水流不通,现有的水利设施发挥不了作用,遇到灾难的年头,农民只能以泪洗面,痛苦不堪。
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的命脉不通,生命可能就即将结束,水利设施保证不了,农民就无法好好种田,农民没有了基本的收成,大谈增加农民收入实际上就成了一句空话!套话!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多次强调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四年前,我也写过提案,提案委也立了案,也给了答复,但是,一直没有了下文!由于近几年来周围农民就此问题依旧反映强烈,作为市政协委员,我有责任和业务再次呼吁各级政府对南洞庭湖的“毁湖造塘”、“围湖造田”现象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尽快拿出可操作和可实施的方案!对南洞庭内湖原有内湖湖面进行恢复,对周围堤岸加高加固,恢复其原有蓄水和排灌功能,对相关联的水利设施,包括渠沟、电排等进行提质、改造或建设!切实保障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