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标题 关于推动益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提案编号 1088
建 议 人 李质彬
提交日期 2019-01-08
提案内容

关于推动益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益阳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的地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目标,高度重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茶马古道、桃花江竹海、山乡巨变第一村、云梦方舟旅游度假区、南县罗文涂鸦艺术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但我市的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够,旅游文化品牌特色不够,文化产业投入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不够等问题。只有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深化文化产业建设,展现益阳美景、讲好益阳故事,凸显益阳旅游的独特个性,才能打响“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的旅游品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入挖掘,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契合点

1、紧扣“魂”与“根”,深挖历史人文资源。益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了文化底蕴,留下了文物古迹。李白的《游洞庭泊泗湖》、杜甫的《宿白沙驿》,文人骚客在此留下的诗篇不胜枚举。唐代名相裴休读书讲经地裴公亭,桃花江畔屈原的写读处天问阁,三国时的“单刀会”遗址,诸葛井、鲁肃堤、马良湖,历史名不一而足。做好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和结合文章,要回溯历史渊源,用镜头、笔墨、歌舞等形式传承历史文化,让本地人熟知、让外来游客品味。

2、融合“景”与“文”,丰富旅游人文内涵。益阳“半成山色半成湖”,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平湖区、中部丘陵区、西部山地区均匀不同的地区特色,应分别凸显湿地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梅山文化等主题,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加快市内景区景点的提质建设,充分赋予景区景点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时刻都能触摸文化脉博、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

3、传播“善”与“美”,讲好益阳人文故事。借力旅游推广文化、讲述故事、塑造品牌,用旅游产业反哺文化事业,全面提升益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讲好陶澍、胡林翼、“三周”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传承以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家风文化、非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文化展示和旅游体验,将益阳特色文化始终贯穿到旅游产业当中,为游客更好地了解益阳、认识益阳、感知益阳创造良好条件。

二、突出特色,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的丰富度

1、发展“旅游+娱乐”特色模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围绕旅游业“娱”字要素,利用天然生态资源,开辟户外拓展、定向运动等深度游玩项目,集中一批精品游乐设施,增加游玩内容。整合竹艺、茶艺等工艺资源,组织游客参观各类艺术作品,现场展示并体验制作过程,参与垂钓、采茶、编竹等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2、发展“旅游+美食”特色模式。发挥益阳农村电商、农业物联网应用方面的试点经验和产业优势,发展益阳特色旅游食品产业,将益阳松花皮蛋、安化黑茶、桃江竹笋、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等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充分挖掘腊肉、擂茶、粑粑等传统风味食品和地方特色菜肴,有效对接旅游市场,推出益阳特色美食名录,以旅游美食文化丰满益阳“鱼米之乡”的形象。

3、发展“旅游+农业”特色模式。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新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

三、打响品牌,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的竞争力

1、加强宣传营销,大力推广品牌形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与主流媒体合作,拍摄具有益阳特色的旅游人文风光纪录片,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推广渠道,设计制作益阳城市VI和景点VI,突出“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打响“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的品牌,展示益阳的个性化名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摄影、书法、美术、剪纸等文化比赛,达到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带动效应。

2、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塑造品牌形象。有针对性地培训和引进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特别是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文化创意、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加强文化旅游管理与服务精品意识。积极引导村民通过就业、销售农特产品、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客栈等多种形式获取旅游收入,从而使村民更自觉地维护旅游环境,更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3、完善配套设施,大力维护品牌形象。加快建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电子屏、文明标识等基础设施。规范酒店经营管理,支持发展有特色、有品质的民宿客栈。完善交通路网体系进一步打通旅游“动脉”,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


承办单位 主办:市文旅广体局
办理结果 已答复
答复内容

B类(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


关于对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088号关于对《关于推动益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函


李质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益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088号)收悉。您在提案中对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只有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深化文化产业建设,展现益阳美景、讲好益阳故事,凸显益阳旅游的独特个性,才能打响‘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的旅游品牌”等建议非常正肯。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高度重视。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益阳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而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为“中国南竹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黑茶之乡”“国家森林城市”,是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有名的“银城”。益阳涵养了包括湖乡文化、梅山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竹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等。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山水自然禀赋优势,为益阳布局大产业、建设大环境、构建大格局、发展大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坚持规划先行。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围绕长株潭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与环洞庭湖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突出“文化、生态”两大主题,坚持休闲、观光旅游两轮驱动,打响休闲益阳品牌,着力构建现代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全民健身模范市。《益阳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旅游与多产业融合,推动旅游全社会发展和全社会发展旅游模式的实现,即按照“N+旅游”和“旅游+N”的模式,实现旅游发展和社会发展深度紧密融合”,其中最重要的融合是文旅融合。以“文化立市”“旅游强市”,增添城市的旅游魅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市。

2.实现机制保障。机构改革将文化和旅游部门融为一家,为建立政府主导规划、文化体育旅游部门牵头总揽协调、相关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在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我们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所属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实施、市场开发等。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全程融合、全面融合提供机制保障。

3.强化规划引领。在编制《益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中,我们将委托国内知名高等院校或权威专业机构、科研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益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结合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把益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推进益阳全域旅游相结合,融入益阳“多规合一”之中。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满足群众需求,落实市委领导要求,体现责任担当和指导当前工作,我们将结合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益阳市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精神出台《益阳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和《益阳市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建设

近年来,益阳市加大了文化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推进力度,持续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沅江“五湖联通”工程、厂窖纪念馆、梅山文化生态园项目、山乡巨变第一村二期整合开发、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城区资江沿江风貌带、环梓山湖环园路、南洞庭湖旅游码头和游客服务中心、蚩尤故里景区(梅山文化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益阳市乡村旅游、生态农庄、度假会所、湿地观光、高尔夫、游艇等旅游业态日臻完善,“城旅一体化”“文旅一体化”“茶旅一体化”初现端倪,全域旅游格局逐渐显现。我市文旅项目社会资本进入非常活跃,建设了一批功能较为完善的体育旅游项目。如:东部新区鱼形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安化云台山、茶马古道、桃江洪山竹海、桃花江水库、赫山嘉年华、资阳皇家湖、紫薇村、云梦方舟、沅江南洞庭等。财政资金也对文旅项目建设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8年市本级年初重点项目预算安排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引导资金1200万元,2019年计划安排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引导资金1100万元。今后市财政资金将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保障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我市将在近期文旅融合基础上推出一批重大的文旅项目,全面加大项目建设。

三、突出主题,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

旅游供给市场的分类日益细化,竞争愈演愈烈,我们要塑造城市主题形象,打造文化品牌特色,以独特的面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挖掘文化资源内涵的主要目的是,与其他地区的同类景点区别开来。要积极对我市独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打响“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栖霞寺、碧云峰清修寺、“敕赐白鹿寺”“浮邱胜地”、 裴公亭等,反映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益阳汉传佛教文化;通过诗僧齐己,两江总督陶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革命先烈曾士峨、夏曦到被人们誉为“三周一叶”的现代文化名人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和叶紫、安化羽毛球世界冠军群体,闻名世界的桃花江“美人窝”反映的益阳名人文化;通过诸葛井、鲁肃堤、马良湖反映益阳久远的三国文化;通过明清古巷反映益阳曾有的繁华,使得游客进入城市后能够获得恍如隔世的穿越感,避免陷入当前旅游“百地一面”的普遍困局。

四、因地制宜,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契合点

在“文”“旅”进一步融合的发展方向选择方面,要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和整合能充分发挥我市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以文兴旅、文旅融合”,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将文化因子更多地融入地方风貌,使得区域的旅游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让旅游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印象更深,为区域旅游增添更强的吸引力。举办了湖南益阳洞庭湖生态旅游暨水上运动节、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暨中俄蒙万里茶道市长峰会、湖南(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暨现代农业观光节、大通湖2018金秋品蟹美食节暨益阳市美食评选总决赛、益阳东部新区文化旅游度假区启动暨天意木国开业仪式、湖南最美云海旅游目的地益阳安化首骑仪式、云梦方舟七色花洲“女神节”等,以休闲娱乐活动带动文化传播,致力于实现文化传播和旅游推介共赢等。要利用我市羊舞岭古窑址、信义建筑群、安化风雨桥、陶澍墓、桃江腰子仑春秋墓群、南县厂窖惨案遗址和涂家台新石器遗址等七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安化千两茶工艺、益阳茯砖茶手筑工艺、益阳小郁竹艺和南县地花鼓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王传说、益阳虾子起拱、马迹塘故事、麻香糕手工技艺、益路花鼓、益阳弹词、益阳水竹凉席制作技艺、梅山剪纸、兰溪山歌、兰溪双桡龙舟、明油纸伞、安化天尖茶制作工艺等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4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与旅游相结合的深度开发。

五、塑造品牌,激活文旅产业市场

实施文化外宣工程,全方位、多渠道促销文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工作,通过文化对外交流和外宣活动,展现我市多姿多彩的地方民俗、人文魅力。积极策划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专题研讨会、遗产保护会议等文化宣传活动,制造城市话题效应。挖掘各种可以扩大我市文化传播效应的机会,广告投放、网络推广、策划包装等,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我市旅游市场的受众特征,如来益游客的地域分布、年龄层次、通行人数等信息,为决策参考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聘请专业策划公司,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针对顾客群体的特征,包装设计更有感染力的城市文化形象宣传作品,把益阳故事讲好、讲生动。

六、强化服务,提升旅游软实力

着力培养和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和旅游特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民间团体要高度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是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首先应建立在地方旅游服务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之上。作为典型的消费娱乐行业,游客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利用服务标准化提高旅游软实力,建立“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的服务标准体系,力求将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走向规范有序。

非常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19年625


(联系人:王俊武 13549716189


  1088.pdf